当前位置:首页 >> 运营推广

如果罗素活到今天,他可能会手撕微信(完结)

如果罗素活到今天,他可能会手撕微信(完结)

为什么我们要进行反思?

文章上线以来,大量网友通过各种途径向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少值得我们拿出来共同探讨。

有网友提出,本文对于微信和它的小伙伴只进行了批判,没有充分肯定微信给我们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利,是否有失偏颇?

这个质疑,让笔者感到有点冤。首先我们在正文中多次提到过,微信带来的正面作用也是不容抹杀的。其次,笔者对于一篇严肃文章的撰写,一直有如下原则:不一定非得是“各打五十大板”,才叫理中客。虽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是一定的,但我们在分析和介绍的时候,是不是非得走钢丝一样的进行平衡?所谓“不虚美、不隐恶”,窃以为并不是说,我们不能专门对一件事务的一个方面进行分析。即使整体性是必须强调的,问题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部分也不是没有专门研究的必要吧?尤其当它成为了问题的主要矛盾的时候。

还有网友质疑,本文中对于微信的指责,是否是因为作者或者罗素不够开明?是不是因为对于现代科技有一种抵触情绪,或者为了拔高自己才故作惊人之语的?

当然不是!先说罗素。事实上,稍微对罗素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罗素本人就是顶尖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绝不是只会对着“奇技淫巧”吐酸水的“文傻”。在《征服幸福》中罗素也提到,以工业化为代表的现代化进程,绝对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了,至少基本的饱暖不再是挑战性的问题;便捷的交通和信息交流,也让人们在更大的程度上获得了自由。他曾公开表达过:“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至于笔者本人,也是一个核电、高铁、转基因全都支持的理工男。(电气专业,今年大三。)

笔者网瘾十多年,还兼职当了三年科技圈撰稿人,写了无数TMT圈内的枪稿、软文和评论。还真没觉得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对于新的时代有什么发自心底的厌恶。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手撕微信”呢?因为再“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也会有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本身就走上了一个错误的发展道路。冰毒和海洛因都比鸦片晚诞生,生产他们所用的技术也比“熬大烟膏”先进的多。一开始医生和化学工程师们,研制它们同样仅仅是为了治病救人,但结果如何呢?就算我们“理中客”的承认这些化合物本身是中性的,难道也应该对于他们的制造和贩卖完全放开不管?

我们反思以微信为代表的一大批新时代的产物,不是为了抵制新时代。而是为了探讨这样一个问题:目前已经出现的新事物是不是已经能代表一个我们所期望的新时代了?经过所有前面的讨论,可能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东西还都有改进的余地。

我们下面将沿着前面两篇文章提到的问题,提出一些这方面的设想。当然,无论是我们之前讲的东西,还是之后要提出的设想,都是举例和提供思路。真正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展开,并且对微信等产品做出改进,甚至创造出一番新天地,需要大家共同、持续的努力。

整合碎片、钝化兴奋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出的两个关键词是“(时间)碎片化”和“兴奋”。因为信息连接器所提供的内容能够频繁引起人们过量的、恶性的兴奋,使人更加无法忍受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必然存在的枯燥内容,因而人们宁可让自己的时间被手机碎片化,也不愿意认认真真的花一个完整的小时干一件事情。因为完成一件事情能够获得的成就感和报酬,比起手机里花花世界所能提供的乐趣,实在是成本太高了。

顺着这个逻辑,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第一个突破口:不要让信息的连接太频繁。知乎上有一个著名的问答:什么手机应用最有助于学生学习?关机!

36Kr网友在本文下面评论说:应该让微信加一个“阅读豆”设定,一天给一个固定值,打开刷一下就扣掉相应的量,连续多长时间不打开才能赚回来。目前的确已经有不少应用在针对这个痛点了。比如“我是学霸”这类APP,可以在设定的时间内锁死手机。

这条路线,相当于行阻止了对手机的碎片化使用。但是仍然有问题:我可以根本就不开这个APP。所以一个更好的设定,是不是能够在之前的一天或者几天,就设定好,如果不提前更改,那么一天之内不能使用手机某些功能的时间段就是设定好的。如果临时有变,需要经过比较繁琐的确认步骤。

第二个突破口,就是钝化兴奋。实际上,罗素老爷子在书里面说过,借助一些娱乐来缓解劳累、调剂生活还是有必要的。首选的是一些能够亲近自然、完全忘记工作,又不太脱离现实的活动,比如散步,或体育运动。其次是集邮、研究神学这样比较“宅”,但是有一定深度,能让你全情投入进去,又比较不容易产生大的情绪波动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来讲,最好的当然是你根本就不拿起手机,而是直接走到户外,或者哪怕只是站起身来走动走动、跟周围人聊聊天。但是你也可以选择一些可以在手机上实现,也不容易造成恶性循环的东西。比如在手机上看一看风景大片、艺术品(最好只附带简单的介绍,不要有《文艺女青年如何搭车去西藏》、《拍卖行里屌丝们一辈子买不起看不懂的精品艺术》这样引人情绪波动的文案),或者听一首不太容易引起情绪波动的歌曲也可以。阅读高质量诗歌或者散文,也是个不错的选项,但是有这样需求的人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喜欢的那种“起点爽文”或者鸡汤成功学属于我们强烈反对之列。再退一步,也可以玩一些简单,但是能让你放松,只稍微动一点脑子、能锻炼人注意力的小游戏。最好是能设置成一次只准玩一关。

内容上最应该避免就是社会或者国际政治新闻,这些事其实离你很远,但他们很容易让你莫名兴奋、引起你痛骂作者,或者跟评论区里别人对喷的欲望。从某些角度讲,宁可打开懂球帝去跟不同队的球迷对喷,也千万别打开网易新闻。

其实以上的这些功能,现在都有相应的APP可以实现。但是如果整合到一个应用之中,再加以专门的引导,是不是能有更好的效果呢?这其实是个不错的商机。

对于兴奋的钝化,也可以走另一个思路。很多人打开微信、微博、知乎,都是以这样的借口:我可以通过碎片化的段子等等学到知识、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获得提升。虽然我们已经确定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做出一些努力,让“不太好的”来驱逐“完全不好”的东西:

市场上形形色色的背单词、练听力软件,当然是做的最好的,甚至我们可以认为这属于绝对的有良性影响的个例。其实不仅仅是外语、交规的知识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碎片化的学习,K12也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可以做成这样。这个市场,我相信还是会有不小的需求的。

还有一些严肃的碎片化内容生产者值得一提。比如“论文大焖锅”和“政见”,他们把学术论文的摘要和主要内容整理成一条条的微信推送,在科研圈子内很有影响力。对于一个兴趣广泛的理工男,如果他整天只看袁腾飞等谣棍水平的历史段子,当然获得的远远弥补不了失去的;但是如果能让他看到更多有质量的社会科学科普、行业前沿简介,那么情况肯定就没有那么糟糕。反过来,对于其他人任何人来讲,由有专业背景的人来进行有质量的科普,可定会比看谣言强得多。

制作更有针对性的益智游戏、功能软件,以及高质量的图文或者多媒体内容,当然就需要更高的成本,也需要一定的培育时间。但如果资本能够介入这个过程,就可以大大加速。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机会,有多人在抱怨“拖延症”、“手机已经长在手上了”、“本来应该复习的都时间都玩手机浪费掉,结果挂了科”,这个市场就有多大的需求。无论是卖专门的软件(或者“拖延症专用版微信”之类的),还是先搞一个“注意力助手”引到流量再想办法,玩法多的是。

优化机制、提升内容质量

我们在第二篇中主要探讨的,主要关于媒体内容市场。我们举例的是“订阅”这种机制,以及“鸡汤成功学”这种内容类别。

应该这么说,媒体内容市场之所以让我们感到不满意,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于更大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有些事情我们没办法彻底解决。比如我们的社会矛盾就是如此之多,大多数的年轻人就是永远的处在生存和竞争的焦虑之中。只能通过我们对”do good”原则的持守,通过一些有判断力的技术和投资人才一点点的进行引导。在只有地沟油的情况下,我们至少不能忘记地沟油是有害的,还要尽可能的少吃油。

订阅机制,其实可以用技术来进行改善。就算现在做不到,我们离实现也不太远。美剧《新闻编辑室》中提到,美国政府把有线电视频道这种公众资源让媒体公司承包,其中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保留中立、公益的新闻节目。还是以微信订阅号为例,我觉得目前的语义分析技术完全可以对一篇文章的话题和观点有所判断,然后在文章的最后推荐同一话题不同来源和不同观点的文章。只要科技公司们愿意这样做,这不会有太高的技术和成本门槛。一些主打深度、有价值、理中客的信息平台甚至完全可以以此为卖点。

然后就是怎样提升内容的水平。作为消费品而生产的文字内容,并不一定非得停留在毒鸡汤和令人作呕的成功学上。欧亨利、大仲马,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通俗文学作者,就是写吸引人的“爽文”谋生的。但《麦琪的礼物》、《基督山伯爵》都已经成了传世的文学经典。在国内我们也有金庸和刘慈欣这样的例子。

即使你说移动时代、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完全改变了,但是欧亨利